“这是价值事务所的第1983篇原创文章”
熟悉所长的朋友都清楚,所长一度是非常崇拜鬼脚七的,一度也非常佩服他可以在事业巅峰放下一切选择出家,公司、家庭、名声等一切的一切都可以放下,选择遁入空门。
《价值事务所》和《价值事务所max》的很多文章都有提到他,但是今天这篇文章所长要批批他了。
以前水平不够,只能好好听话,认为自己最差,鬼脚七写的每篇文章都仔细看、反复看,然后全盘吸收。
但是忽然有一天,在用AI播放《六祖坛经》打坐时,所长忽然明白了一些东西,这时候再去看鬼脚七的文章,就怎么看怎么别扭了,于是所长选择了取关。
再忽然有一天,所长在日常吃饭时又明白了一些东西,知道鬼脚七哪里出了问题,也知道该怎么解决了,于是所长又重新关注,就好像之前改神秀的偈子、武则天的偈子一样,也许所长也可以帮帮他。
好了,这篇文章就针对鬼脚七近日的“修行,要融入生活”好好同大家讲讲。
生活即修行
其实鬼脚七的这篇文章打标开始就错了。
展开剩余86%修行要融入生活,既然要融入,就说明两者是割裂的,还记得所长在此前一篇文章中做的偈子么,有一句话是这样的,“成住坏空,全是般若;生老病死,都是善缘”。
这句话其实在讲咱们生活中所经历的一切,不论高兴还是快乐,伤心抑或苦难,富足抑或贫穷,健康还是疾病,统统都是开悟的种子,统统都是让我们放下执着、回归本心的助缘。
所以,生活本身就是修行,有一句话叫“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”。
是的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因果,每个人生活中发生的每件事,哪怕小到打了一个哈欠,大到得了绝症,其实都是命中注定,都是最好的安排,都是为了让你放下、让你回归本心的助缘。
对此不了解的同学,这里所长举个例子。
三年前,也就是2022年的一天,所长遭遇了事业的低潮,那时候恰逢疫情封禁期间,当时大家压根就料不到封禁会这么快放开,所以对未来的预期非常糟糕,大A本来就已经跌得很惨了,可大家对未来的预期还要更悲观;同时,自己的客户很多都没钱了,以至于每个月初所长都担心大家的工资从哪里出,是不是要散伙,散伙以后该怎么办?
所长每天都在算公司账上的余粮能够撑多久、小团队能维持多久,甚至在最悲观最绝望的时候都动了找工作的心思,修改了自己八百年没用过的简历,还真的参加了一场面试。不过是一个悲伤的故事,所长被刷了,因为人家怀疑所长到底是不是真心找工作,毕竟怎么说也是比较成功的自媒体人,怎么讲也算一个小老板。
所以,大家能明白当时的所长有多绝望么?
连找工作的退路都没有了……再加上那时感情也不顺、什么都不顺,所长一度非常想出家。
但事后回想起来,这些经历真真是太宝贵了,因为正是这诸多不顺叠加到一起,迫使所长的心境有了三个重大的转折。
首先是所长的慢心的的确确被打掉了。此前所长一度是有些飘的,因为过往整体来说都太顺了,2019年开始做自媒体,只用了短短一年就达到了可以全职养活自己的高度;2019年底也收获了一份感情;还有能力将几个自己不太顺的朋友聚在身边一起做点事情。
人就是这样,一旦顺了就会忘乎所以,觉得一切的一切都是自己应得的,是因为自己的实力,所以就会很傲慢,那个嘴脸,现在想想就让人毛骨悚然。2022年的诸多不顺可以说让所长把2019-2021培养的慢心统统打掉了,只有不慢了,才会谦卑,只有谦卑了,才会学习,也正是这个时候,所长与鬼脚七相遇了,也正是这个时候,鬼脚七的文字才能走进所长的心里,让所长真的听得进去。
其次,所长升起了要逃离的念头,是啊,想出家其实就是想逃离,是对当下的一切都感到不满、难受,于是想跳出来,虽然出家是很消极的避世方式,是一种躲避的念头,但不论如何,至少是靠佛门更近了。
甚至出家的念头还抚平了所长很多负面情绪,所长当时是这样想的,既然都可以出家,可以过鬼脚七那种一个月只花几百元的生活,可以什么都不要,一无所有,那当时比起出家后的最坏情况其实是好很多很多的,反正不论如何都可以有僧团这个退路,其实也没有这么绝望嘛。
其三,正是因为那样的心境,所长对佛学能更好的接纳,所长能更好的理解什么叫无常。一年前自己还飘忽所以,一年后就被打落了尘埃;一年多前还你侬我侬,一年多后就恍如陌生人;一年多前还众星捧月,一年多后就门可罗雀……也能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因缘和合、什么是众生皆苦以及什么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。
可以说,没有当时的不顺,没有当时的绝望,就不会有现如今的所长。
那么,站在当下看过去,你能说那不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么?
成住坏空,全是般若;生老病死,都是善缘。
如果没有这些外缘,没有这些外缘造成的心境上的起伏,你又如何真的会想跳出来、真的会想求大解脱呢?
价值事务所max经常转载的一个自媒体《解郁伴读》近期有一篇文章标题叫“爱一个人,就允许他吃苦”,看呀,茹茹(解郁伴读的主理人)都知道有时候苦是必须要吃的。
如果我们真的能明白这点,就会知道鬼脚七的毛病在哪里,他让大家遇到任何事都想起修行,把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当成修行的对境。
遇到的每一件事,本就是修行,还需要去想么?跟着走就好了……
发生的每一件事,本就是修行,还需要做什么对境?跟着走就好了……
我们所遇见的每一件事,全都是来自宇宙的恩赐;
我们所产生的每一个情绪,也都是来自世界的馈赠;
我们所遇到的每一个挫折,亦都是无上菩提的种子。
好不亦坏,坏不亦好
鬼脚七在文章中讲了这样一个事,“我看了作业,很是生气,想把教她修行的老师拉出来打一顿。后来意识到好像是蓝狮子教她的,只好假装没那么生气了,语重心长地提醒,‘同学啊,要把修行融入到生活中啊’……”
鬼脚七看了作业很是生气,后来又假装没那么生气,语重心长地提醒。他气的一个原因在于这个同学情绪还是这么多,在问他如何能有好的状态……
看出问题了么?
其实鬼脚七在排斥生气,在排斥不好的情绪,在排斥不好的状态。
当他排斥生气的时候,就相当于觉得生气是不好的;
当他排斥不良情绪的时候,就意味着他觉得有些情绪是不应该的;
当他排斥不好的状态的时候,就表明他觉得有些状态是好的。
看出问题了么?
是的,这就是二元对立。
鬼脚七一直提倡大家抄的《心经》在说什么?
“色不异空、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、空即是色”。
这一句话,其实就是在打破大家的二元对立,换句话说就是,生气不异高兴,高兴不异生气,生气就是高兴,高兴也就是生气。
当我们觉得生气不好时,就相当于觉得不生气是好的,于是我们自然而然就会去追求不生气而排斥生气,于是但凡有让我们生气的对境就会难受,甭管你用什么方法消除了那个难受,那个难受的种子都依然会存在,迟早有一天,会大到你消无可消。
可如果我们不觉得生气不好,不论生气与否都像个旁观者一样让它自然穿过,那不论外境怎样的“可能让你生气”,其实都不可能让你的心有任何波动,没有气可以生,亦没有情绪需要对治。
大家说哪个状态更好?
哦,对了,有个更好其实就错了,不过这不重要。
我们再来看鬼脚七在文章中讲的来自永嘉禅师的话:
行亦禅、坐亦禅,语默动静体安然;
纵遇锋刀常坦坦,假饶毒药也闲闲。
他肯把这个偈子放出来,证明觉得这个偈子是对的,好了,所长要告诉大家永嘉是个猪头,至少说这句话的时候并没有大彻大悟,撑死是个预留果。
为啥?
行亦禅、坐亦禅,语默动静体安然。没啥问题,甚至值得嘉奖,这句话可以说打破了很多人认为的只有坐禅才是修禅的刻板认知,道出了禅不在形式只在心境的真谛。鼓掌掌!
但是第二句就错的离谱了,面对锋刀、毒药也能坦然和悠闲,这句话其实就是在暗示,锋刀、毒药不好,所以才会专门拎出来讲,哪怕是这样险峻也要坦然和悠闲.……
一巴掌!
如果所长来改,会怎么改?
第一句不动,第二句大改,改成:
行亦禅、坐亦禅,语默动静体安然;
生亦死、死亦生,无所挂碍心自在。
文字般若差点意思,嗯,就先这样吧!
发布于:重庆市股票去哪里开户比较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